PERT地暖管 | |
![]() |
![]() |
配方和工艺改进使长期耐温性能从70℃提高到85℃,能够适应不带混水的分户锅炉供暖系统。 |
柔韧性进一步提高,使冬季低温施工更加轻松。 |
特种保温管 | |
![]() |
![]() |
pnede特种保温管采用PE独立闭孔发泡,内外双层保温,导热系数仅为0.035W/M.K,比普通保温管提高10倍 |
使用红、蓝色区分进、回水,解决了施工接反管道的隐患,更便于售后维修。 |
![]() |
![]() |
外层PE包裹,具有良好的强度,施工穿管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损坏。 |
PE无毒无味,克服了传统保温管有气味的问题。 |
特种采暖铝塑管——梦想的明管采供暖管道 | |
![]() |
|
![]() |
![]() |
内层采用PEX材质,比普通铝塑管厚一倍;铝层一体拉伸, 难以破裂 | |
![]() |
![]() |
采用滑紧式连接,加厚内层管材完全嵌入管件,安全,无漏水隐患 | |||
![]() |
![]() |
![]() |
![]() |
扩管 | 插入配件 | 滑紧 | 滑紧 |
电地暖地面铺设设计图
水地暖地面铺设设计图
国际一线地暖品牌的水地暖有的德国维兰德,德国oubonuo,德国ruihao,电地暖有丹麦丹佛斯,国内一线地暖品牌有广东来保利地暖。
从电地暖、水地暖设计的差异性来看,
电地暖是按照房间控制的,
一个控制回路就是一个房间,比如开启主卧,那么只是主卧区域加热,电地暖的控制更加合理,适合局部开启的情况。
2、综合费用对比:
地暖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供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地暖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大多数厂家使用的地暖系统大多包括水箱、水泵、金属加热器、供暖水管、连接水管和温度控制器,水箱、水泵、金属加热器和供暖水管通过连接水管连接成回路,水箱中的水通过水泵泵出,通过金属加热器加热,并进入到供暖水管中进行供暖,流过供暖水管的水最后流入水箱,形成一个循环,使得地暖系统能够不间断地供暖,其中金属加热器是在该地暖系统中用于加热循环水的重要设备,但其金属表面容易结垢,出现加热效果逐渐降低的问题,另外,金属加热器的电功率会随着时间慢慢衰减,长时间开启会影响其加热效率,影响其工作寿命。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暖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地暖系统循环水加热效果逐渐降低的问题。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地暖系统,包括水箱、水泵、加热装置、供暖水管、连接水管和温度控制器,所述水箱、水泵、加热装置和供暖水管通过所述连接水管依次连接并构成回路,所述供暖水管铺设于室内的地面下,所述水箱中的水通过所述水泵流转于所述回路中,并流经所述加热装置进行加热,最终重新流入所述水箱中以做循环使用,所述温度控制器与所述水泵和加热装置电信连接。
[0005]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管和导电层,所述加热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水泵和供暖水管连接,所述导电层包裹于所述加热管外。
[0006] 进一步的,所述地暖系统还包括室内温度传感器,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安装于室内的墙体上,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室内温度并将其反馈给所述温度控制器。
[0007] 进一步的,所述地暖系统还包括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供暖水管上,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供暖水管中的液位。
[0008] 进一步的,所述地暖系统还包括进水温度传感器,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供暖水管之间的连接水管上,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进入所述供暖水管的水的温度并将其反馈给所述温度控制器。
[0009] 进一步的,所述地暖系统还包括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制冷装置用于冷却所述水箱中的水,所述温度控制器与所述制冷装置电信连接。
[0010] 进一步的,所述地暖系统还包括水箱温度传感器,所述水箱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水箱中,所述水箱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水箱内水的温度并将其反馈给所述温度控制器。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 本发明提供的地暖系统使用新的加热装置代替现有技术中的金属加热器,将可导电的导电层通电,使该导电层发热,进而加热由导电层包裹住的加热管和其中的水,使循环回路内不断进入到该加热装置中的水得到加热,从而完成整个循环水的加热过程,该地暖系统中加热装置的使用彻底避免了金属加热器表面结垢及电功率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衰减的状况。
附图说明
[001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4] 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暖系统中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在图I和图2中,
[0017] I :水箱;2 :水泵;3 :加热装置;4 :供暖水管;5 :连接水管;6 :温度控制器;31 :力口热管;32:导电层;7:制冷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地暖系统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和权利要求书,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0019] 本发明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地暖系统,包括水箱、水泵、加热装置、供暖水管、连接水管和温度控制器,所述水箱、水泵、加热装置和供暖水管通过所述连接水管依次连接并构成回路,所述供暖水管铺设于室内的地面下,所述水箱中的水通过所述水泵流转于所述回路中,并流经所述加热装置进行加热,最终重新流入所述水箱中以做循环使用,所述温度控制器与所述水泵和加热装置电信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地暖系统使用新的加热装置代替现有技术中的金属加热器,将可导电的导电层通电,使该导电层发热,进而加热由导电层包裹住的加热管和其中的水,使循环回路内不断进入到该加热装置中的水得到加热,从而完成整个循环水的加热过程,该地暖系统中加热装置的使用彻底避免了金属加热器表面结垢及电功率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衰减的状况。
[0020] 请参考图I和图2,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暖系统中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 请重点参考图I和图2,如图I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地暖系统,包括水箱I、水泵2、加热装置3、供暖水管4、连接水管5和温度控制器6,所述水箱I、水泵2、加热装置3和供暖水管4通过所述连接水管5依次连接并构成回路,所述供暖水管4铺设于室内的地面下,所述水箱I中的水通过所述水泵2流转于所述回路中,并流经所述加热装置3进行加热,最终重新流入所述水箱I中以做循环使用,所述温度控制器6与所述水泵2和加热装置3电信连接。
[0022]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3包括加热管31和导电层32,所述加热管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水泵2和供暖水管4连接,所述导电层32包裹于所述加热管31外,所述加热管31的材料为玻璃,在所述加热管31的玻璃外表面上喷涂一种特殊的水性涂料,该水性涂料中参杂银离子,或其他金属离子以实现其导电性,加入SnO或类似功能的材料以增加其透明度,经过850°C高温烧结,形成一层均匀的透明导电层32,通电(110V-220V)后即可导电,这种涂料具有无毒、环保、节能、热效率高的特性。
[0023] 本发明提供的地暖系统使用新的加热装置3代替现有技术中的金属加热器,将可导电的导电层32通电,使该导电层32发热,进而加热由导电层32包裹住的加热管31和其中的水,使循环回路内不断进入到该加热装置3中的水得到加热,从而完成整个循环水的加热过程,供暖水管4中的水的热量会慢慢辐射至底板表面,当房间内的空气达到设定温度后,温度控制器6控制所述加热装置3自动停止工作,该地暖系统中加热装置3的使用彻底避免了金属加热器表面结垢及电功率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衰减的状况。
[0024] 进一步的,所述地暖系统还包括室内温度传感器,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安装于室内的墙体上,所述室内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室内温度并将其反馈给所述温度控制器6,温度控制器6会根据室内温度开启或关闭所述加热装置3,以使回路中的水达到恒温效果。
[0025] 进一步的,所述地暖系统还包括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供暖水 管4上,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供暖水管4中的液位,若所述供暖水管4中的水降到了规定液位一下,则温度控制器6会停止水泵2及加热装置3并发出警报,以保护该地暖系统。
[0026] 进一步的,所述地暖系统还包括进水温度传感器,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3与所述供暖水管4之间的连接水管5上,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进入所述供暖水管4的水的温度并将其反馈给所述温度控制器6,所述温度控制器6会根据进水温度的高低,采取不同的安全措施以保证该地暖系统正常工作。
[0027] 进一步的,所述地暖系统还包括制冷装置7,所述制冷装置7与所述水箱I连接,所述制冷装置7用于冷却所述水箱I中的水,所述温度控制器6与所述制冷装置7电信连接,所述温度控制器6能够控制所述制冷装置7,将所述水箱I中的水冷却,在不开启加热装置3的情况下,再控制水泵2将水箱I中的水泵入水回路中进行循环,以起到制冷效果。
[0028] 进一步的,所述地暖系统还包括水箱温度传感器,所述水箱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水箱I中,所述水箱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水箱I内水的温度并将其反馈给所述温度控制器6,所述温度控制器6根据所述水箱I中水的温度调整所述制冷装置7的制冷效果,使室内的温度得以恒定。
一种毛细管网地暖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装修装饰材料技术领域,涉及室内采暖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室内地面低温采暖技术。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技术中,毛细管网地板采暖的铺装方法还是千遍一律,先在地面上铺设保温板,然后在保温板上铺设30mm的承重层,再在承重层上铺设毛细管席,然后,在其上抹上5-10mm厚的灰泥,施工复杂,占用楼层高度,现场比较脏乱差,湿气重。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一套能专供毛细管网干式铺装的一种毛细管网地板采暖系统。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铺装方便、热量传输效果好、加热均匀的一种新型毛细管网地暖系统。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毛细管网地暖系统,包括地板和保温板以及铺设在地板和保温板之间的毛细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毛细管网包括进水管和回水管以及连通进水管和回水管的若干直径在4_至5_之间的的毛细管,所述的地板包括基板和复合在基板下表面的导热介质层,所述的基板的底部形成有若干向上凹的凹槽,相应的所述的导热介质层形成有若干向上凸起的且能容纳所述的毛细管的毛细管容置腔,且所述的凹槽和所述的毛细管容置腔相互贴合,所述的毛细管网被设置在所述的地板和所述的保温板之间,所述的毛细管处在所述的毛细管容置腔内,且所述的毛细管在通热水或冷水时能将能量传递给所述的导热介质层,进而加热所述的地板以达到采暖的目的。
[0005] 在上述的一种毛细管网地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板为实木或实木多层复
口 ο
[0006] 在上述的一种毛细管网地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毛细管和所述的容置腔的中心间距在10_至40_之间。
[0007] 在上述的一种毛细管网地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温板的材质为XPS挤塑板或酚醛保温板或EPX保温板。
[0008] 在上述的一种毛细管网地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毛细管的材质为PPR或PE-RT
[0009] 在上述的一种毛细管网地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介质层为铝型材或铝箔或锡纸或石墨导热膜。
[0010]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铺装简捷,热量传递路径短,传热效果好,热量损耗少
附图说明[0011]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的地板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毛细管网地暖系统应用示意图。
[0013] 图中,地板1、基板11、导热介质层12、凹槽111、毛细管容置腔121、毛细管网2、保温层3、毛细管21、进水管22、回水管23。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实施例:
[0015] 如图1和2所示,一种毛细管网地暖系统,包括地板I和保温板3以及铺设在地板和保温板之间的毛细管网2,毛细管网2包括进水管2和回水管23以及连通进水管和回水管的若干直径在4mm至5mm之间的的毛细管21,地板I包括基板11和复合在基板下表面的导热介质层12,基板11的底部形成有若干向上凹的凹槽111,本案例中,凹槽111被等间距设计,相应的导热介质层12形成有若干向上凸起的且能容纳毛细管21的毛细管容置腔121,且凹槽111和毛细管容置腔121相互贴合,毛细管网2被设置在地板I和保温板3之间,毛细管21处在毛细管容置腔121内,且毛细管21在通热水时能将能量传递给导热介质层12,进而加热地板I以达到采暖的目的。
[0016] 本实施例中,毛细管容置腔121的中心间距为20mm,相应的毛细管21的中心间距也为20mm ;本实施例中,保温板3材质为高强度的XPS挤塑板。
[0017] 本实施例中,毛细管21的直径在4.2mm至4.4mm之间,毛细管的材质为PPR,毛细管21之间的间距为20mm。
[0018]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19]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地板、基板、导热介质层、凹槽、毛细管容置腔、毛细管网、保温层、毛细管、进水管、回水管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