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暖混水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水系统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地暖混水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地暖是以整个地面为散热器,通过地板辐射层中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热和热量向上辐射的规律由下至上进行传导,来达到取暖的目的。
[0003]目前,地暖的热源一般为集中供热的管网或锅炉等,这种热源所提供的一般为70°C以上的高温水,若直接将热源提供的高温水输入地暖管道,不但会损坏地暖管路的相关设备,也造成了热量的浪费,因此通常在热源与地暖设备之间需设置混水系统。
[0004] 混水系统简单来讲即是调节一定比例的冷水和热水混合,从而控制进入地暖管路的水温,但是现有的混水系统其控制不够精确,并且混水系统中没有保护措施,控制安全性较低,调节操作也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暖混水系统。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7] 一种地暖混水系统,包括与地暖管路系统相连接的混水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混水管道上串接有水泵、供水阀门及将地暖管路系统中回水、热源、冷源混合的混水阀门。
[0008] 在上述的地暖混水系统中,所述的混水阀门分别连通热源、冷源、地暖回水管路和混水管道。
[0009] 在上述的地暖混水系统中,所述的混水阀门为自动混水阀门或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的电动阀门。
[0010] 在上述的地暖混水系统中,所述的混水管道上设置有与控制单元相连的压力开关和温度传感器。
[0011] 在上述的地暖混水系统中,所述的水泵通过控制单元控制启闭。
[0012] 在上述的地暖混水系统中,所述的混水管道上设置有温度表及压力表。
[0013] 在上述的地暖混水系统中,所述的混水阀门及供水阀门分别串接在水泵的两侧。
[0014]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0015] 本实用新型混水系统内部保持独立运行,若产生热源、冷源失压,混水系统内部并不受影响,本混水系统监测直观,于混水阀门上设定有多档位温度,可手动调节地暖管路进水的温度,通过控制单元或具有恒温功能的阀结构保持温度值,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0017]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局部半剖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一2:
[0019] 一种地暖混水系统,包括与地暖管路系统相连接的混水管道1,所述的混水管道上串接有水泵、供水阀门及将地暖管路系统中回水、热源、冷源混合的混水阀门,所述的混水管道中部设有水泵2 ;混水管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连接地暖管路系统的阀,其中一端的阀为向地暖管路系统供水的阀门3 ;另一端为将地暖管路系统中回水、热源、冷源混合的混水阀门4。
[0020] 上述的向地暖管路系统供水的阀门3也可为两通管结构。
[0021] 上述的混水阀门分别连通热源、冷源、地暖回水管路和混水管道。结合图1和图2,混水阀门上开设有热源接口 5、冷源接口 6、混水管道接口 7及回水接口(与地暖管路系统连通,图内未标出)。
[0022] 在本实用新型中,热源、冷源输出热、冷水,地暖管路系统中回水均输至混水阀门,通过混水阀门混合控制输出水温在定值,同时通过水泵将高温水输送至地暖管路系统,水流经过地暖管路散热后重新回水至混水阀门,循环使用。混水阀门及供水阀门分别串接在水泵的两侧。
[0023] 做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所述的混水阀门为通过控制单元控制的电动阀门,所述的混水管道上设置有与控制单元相连的压力开关和温度传感器,控制单元实时监控管道内水压及温度,并控制水泵的工作状态转换。
[0024] 上述的混水管道上设置有温度表及压力表。
[0025] 做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上述的混水阀门为可手动调节、自动恒温的阀结构。